1月7日上午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代理市长李迎伟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公积金新政释放资金13.19亿元、惠及14582户。
2024年,荆州公积金关键词!
关键词:优化政策使用
在出台“提高个人公积金贷款额度、一人购房全家帮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提取住房公积金、二手房带押过户、公积金对二孩及以上家庭生育支持政策、商转公”六项惠民政策举措的基础上,2024年中心又先后出台了“新十条”“优八条”“再五条”惠民新举措,通过提升公共服务群体的实际和最高可贷额度,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认房认贷标准,加大购房代际互助的支持力度,放宽购房提取时限和范围等,优化了住房公积金政策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的普适性和普惠性作用,使更多的缴存职工通过住房公积金改善住房条件,为加快荆州市县城就地城镇化和“双集中”,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政推出来,办理各类公积金提取403247.05万元,同比增长11.20%。
关键词:服务“零距离”
聚焦民生期盼,创新“金银”合作发展新模式,在城区按需设点布局,建设完成8家公积金•银行服务网点,覆盖主要的商业和居民聚集区,扩大公积金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依托银行的丰富网点和服务资源,把公积金政务服务延伸至缴存企业、职工“家门口”,提供更加系统、专业、规范的服务,让缴存职工实现公积金业务“就近办”“一次办”,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提升公积金制度的吸引力和公信力,从而推动公积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截至11月底,服务点累计办理各类业务3176笔,其中完成资金归集7364.58万元,办理资金提取5837.62万元,受理业务咨询2300余人次。
关键词:办事更便捷
多窗办到“一窗办”。以全员轮岗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依托,通过深度整合业务受理窗口,推行“一窗受理、受审分离”新模式,将“多窗”变“一窗”,业务办理时长由30分钟缩短至5分钟,极大地节约了缴存职工的业务办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一窗办”推行以来,累计收到市双优办掌上好评1条、锦旗4面、表扬信23封、12345表扬工单1条、意见簿留言55条、微信好评162条、现场好评372条。
线下办到“线上办”。深入推进公积金+不动产“云集成”建设,以湖北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网上业务大厅、手机公积金APP等线上业务渠道为载体,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拓宽“一网通办”事项,推行“网上申请”线下后台实时审批服务模式,公积金13项单位常规业务和25项个人业务,实现7×24小时全天候、跨地域线上轻松办。
多地办到“一地办”。开通“荆岳互联”,与岳阳中心签订公积金“跨省通办”业务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湘鄂两地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互联互通,实现21项业务互联互通,有效解决职工异地办事“折返跑”等难点问题。
2025年,我们这样干!
推进建制扩面,成就“安居公积金”。
以非公企业、灵活就业人员、“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为重要突破口,扩大公积金受益群体范围。
通过加强部门协作,推动“建制促缴”“执法促缴”“上门促缴”;深化政企沟通,积极主动服务,推动企业依法依规建缴公积金。
抓好政策落实,践行“惠民公积金”。
围绕实现“住有宜居”的目标,继续抓好“新十条”“优八条”“再五条”等惠民政策落实,紧盯市场需求,持续优化公积金政策,打通政策使用过程中堵点、痛点、难点,全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协商合作,进一步简化公积金贷款与开发商之间的手续办理流程,促成更多职工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
2025年,进一步探索拓宽公积金提取使用范围。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便民公积金”。
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铺开县市公积金银行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加强公积金业务营销,做好业务引流工作,进一步规范和简化业务经办流程,扎实做好“四统一”改革后公积金政务服务窗口业务管理和指导,实现全市范围内公积金执行政策、操作模式和服务规范的统一,确保改革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真正做到公积金政务服务“便民更惠民”。
2025年,力争新建公积金银行服务点18家,实现县市全覆盖。
深化数字赋能,建设“智慧公积金”。
依托公积金业务系统信创改造信息化建设项目,持续拓展“一网通办”事项,实现企业迁移登记、企业与员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三个事项场景应用落地。
加快推进“8+1都市圈还贷”二期建设工作,做好异地划扣业务系统流程与“四统一”系统进行适配改造,让“脚尖”到“指尖”转变更顺畅更便利,深度做好公积金云服务系统升级。
2025年,探索实现全市公积金“贷款不见面”事项落地。